10月14日下午,学校党委副书记沈小静、学生处处长丁健、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常娥、研究生院副院长(研工部副部长)张婷一行到物流学院开展就业工作走访调研。物流学院院长姜旭、党委书记王红、党委副书记孙涛参加了调研会。
会议伊始,常娥主任首先将就业考核与专业动态调整的首次结合做了细致说明,希望学院提前准备,提高就业质量,提升就业工作对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;同时,针对本年度疫情特殊时期的就业现状,再次对 “就业激励政策”的落地实施做出了解读;常娥主任提出就业中心将结合目前学校的就业实际,统筹各学历层次就业工作情况,适时将研究生就业工作全面纳入统一考核范围。

会议中,姜旭院长结合物流学院实际情况提出:第一,学院将根据本科、研究生不同特点,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工作,有方向性的准备和完成不同学历层次的就业考核任务;第二,加强过程管理,缩小就业过程中专业就业率的阶段性差距,创新各专业就业工作方式,动态平衡专业间就业推进力度,保障专业动态调整过程中的就业促进影响;第三,在保障就业率的固有基础上,强化就业数据质量和学院内就业质量监控机制;第四,在学校不同学历层次就业考核指导意见和目标要求的基础上,细化学院层面就业工作“自我考核”机制,明确学院本科、研究生就业工作抓手,规范划分责任机制。
王红书记表示学院将始终全程重视就业工作,不断提高整体就业质量。针对突出就业问题,调整重心着力解决,一对一落实推进。物流学院将群策群力,共同面对具有专业差异性的现实问题,保障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收尾,提前启动2021届就业工作,从全局考虑,从大局出发,坚持不懈地做好物流学院人才培养工作。
调研中,沈小静副书记对调研主题进行了重点强调。她指出,即将召开的就业工作大会将着眼就业工作经验交流,明确各项就业考核指标,总结就业工作问题,细化考核、激励政策,督促就业目标的实现,深化就业奖励政策的落地实施,同时将根据现实情况提前启动2021届就业工作计划。沈书记谈到,今年开始将逐步推行本科专业就业率挂钩专业动态调整,未来研究生就业工作考核也将与学科调整、专业招生指标动态挂钩,学院要提前谋划,找准今后就业工作思路的侧重点,调整过程,确保结果。针对物流学院的具体就业数据,沈书记指出专业间就业不均衡的现状,并对专业之间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,强调 “稳就业”政策要求的同时提出了缩小专业就业差距工作方法的建设性意见,着重要求疫情特殊时期不仅要努力提升就业率数据,更要重点保障就业质量。最后,沈书记表示,就业工作中过程和细节管理尤为重要,每一个就业步骤都可以也需要进行细分,不断查漏补缺、落实细节指导才能改善结果、确保最终效果,学院要不断优化就业举措,提升就业特色,稳定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